第2312章 最珍贵的户籍,重利吸引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接过了话茬:“大明户籍要纯粹,才能体现其价值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!户籍的事情不是我们现在嘴上说说,是体现在大明的国力和对外的政治影响上,影响力越大,越珍贵,这一点可以在发放大明身份的时候说清楚。

    这里面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,事后我们可以找个时间专门探讨,现在我们继续谈如何吸引外部人才的事儿!”

    袁可立点了点头,然后转变了话题:“第二,提供丰厚的待遇。

    对于技术性人才,我们要给心动的、无法拒绝的待遇,诸如白银、房屋、安全、医疗、身份等等。

    只有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,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研究。

    第三,顶尖的科研环境,除了我们现有的几个研究所外,根据技术人才所擅长的设立对应的研究所,要人给人、要银子给银子、要研究器物给器物。

    总之,只要他们有想法,我们就敢试验。

    同时,他们研究出来的可以民用的东西,只要推广开来,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奖励给他们,军用的可以朝廷直接出资购买。

    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他们有更加充足的研究动力。

    第四,顶尖的发展平台,现阶段的大学只有一所,就是国子监改成的京大,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,因为刚刚起步没办法。

    但在未来的时候,我们可以成立多所专业性的大学,单一、纯粹,将一门学问研究到极致,这既是研究学问,也是培养学生,先培养后反哺,相辅相成。

    没有一位顶尖的研究人才和老师不喜欢天才,更不愿意自己一身所学带进棺材里,他们需要学生、需要同行者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些后,袁可立看向崇祯:“陛下,臣目前只想到这四条,请陛下示下!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同意袁阁老的四条建议!”

    不待崇祯回应,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声了:“抛开大明户籍,其余的三条也都是可行的,

    丰厚的待遇这无可厚非,哪怕是年俸禄一千两、两千两白银,两三百为顶尖的人才一年也不过六七十万两白银,我们没有任何压力;

    技术成果民用的分成奖励也是可以的,和我们先行的技术专利是一致的,但专利所有者是大明朝廷的,而不是他们本人,他们只有署名权和分成的权利。

    最后则是专业性大学,这是我们规划的目标,完全没有冲突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