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9章 年轻的女骑士渴望建立功勋-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比较稳固的地区,军队甚至可以不扎营,不起灶,就在当地人家里借宿,还能吃到热粥。基本上,从日出到日落,全天都在修缮过的道路上行军,因此速度很快。而且行军之前,大家做了细致的规划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直接赶往战场,而是沿着大道一路向西,迅速超越到预定位置之前,然后转头向北,绕过了西吉斯蒙德的军队和当地贵族的主要要塞,赶上了吴王率领的残部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时候,他们才发现,吴王这边的情况已经好转了不少。这个自称是王后的法国公主,在他们之前,就赶到了吴王军中。她带来了一支援军,还帮吴王把之前散落的人,陆续集结起来。让这边,又有了自保的能力。

    军队里大部分人,都是在阿勒曼尼地界集结起来的,一开始都不认识她。她的“王后”宣称和“法国公主”身份,虽然没人出来否认,但也没法立刻说服这些阿勒曼尼士兵。而且,大家也没怎么听说过女人领兵的事情,她是不是真能比吴王、还有西吉斯蒙德靠谱?恐怕没人敢保证吧。

    当然,大家倒也不至于不尊重她。托马什神父等人,私下里都认为,让娜公主和她手下那伙人,也是一种佣兵团。和他们自己一样,也算是“带资入股”的——只不过他们投奔吴王,是因为贵族们太不干人事,因此需要一位有权威和声望的人来领头,建立一个更好的制度。而让娜公主和那些法国人,则是为了荣耀、官职和财富,觉得吴王这边值得投资,才来加入的。

    让娜公主带来的这种群体,如今其实很常见。因为英法之间的停战,也有段时间了。

    按法国人的说法,在1360年,法国在普瓦捷败给英军之后,双方签署了《布勒蒂尼条约》。法国方面需要支付巨额赔款,赎回国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被俘的贵族们,并且承认英格兰位于阿基坦和诺曼底的大片领地。

    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思路是,通过这个条约,让自己的控制区在法理上也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,而不是和之前一样,只是作为法国的一个公爵,拥有这片领地。要不然,就算占领了这些领地,他在法理上还是需要认法王为封君,很容易被对方找借口介入,乃至剥夺领地,天生就低了一头。

    所以,条约规定,英格兰国王是“阿基坦的领主”,而不是“阿基坦公爵”,也就是说,不再需要以阿基坦公爵的身份,对法兰西国王宣誓效忠,也可以拥有这些土地。而作为报偿,英格兰国王将不再宣称法兰西的王位。

    这些规则,听起来就很麻烦——而且事实上也是。别说托马什神父他们这些基层教士和普通农民了,连专门捣鼓这些事情的贵族都嫌烦。费这么大力气,就是希望切割英法之间繁杂的封建关系,让英格兰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。为此,在领土和王位这些问题上,反而见好就收就可以了。反正打了这么久,大家也清楚,以英格兰的实力,就算打了几场经典胜利,也不指望能一举夺取整个法国了。

    法国方面也接受了这个条约,并把注意力转移到安稳内部上。约翰的儿子查理五世是个很有能力的国王,在他的统筹下,法国花了五年时间恢复实力,然后借口爱德华不遵守条约,废除了之前的约定。

    法国这次稳扎稳打,双方没有再爆发克雷西和普瓦捷那种规格的大战,而是在查理的规划下,通过一系列战争和代理人战争,消灭布列塔尼和纳瓦拉的亲英格兰势力,剪除英格兰的羽翼,蚕食他们的领土。

    虽然战斗还是有输有赢,但法国的体量优势,得以体现出来。法国打输几次,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,但英格兰一旦打输,就会丧师失地,遇到巨大麻烦。

    而且事实证明,在他们认真组织,不犯严重错误,导致自己硬送的情况下,就算是爱德华、黑太子的军事才能,也很难再取得一次史诗级别的胜利,一举在战略上翻盘。1376年,黑太子去世;次年,爱德华三世也去世。这时,英格兰的领土,已经被蚕食得只剩下波尔多周围一带了。

    这之后,英格兰王国陷入了继承纷争,无暇再顾及法国的情况。1380年,查理五世也去世了,他的儿子查理六世在继位不久,就精神病发作,法国也开始陷入了内乱。

    目前主要的矛盾,是法国大贵族们互相争权。虽然有时候也会动兵,但大部分冲突,还是两边相互煽动支持者为主。去年,也就是1413年4月,勃艮第公爵约翰就成功煽动了巴黎的屠夫再次造反。

    这些造反的屠夫,是行会里的一个派系,被称为“剥皮者”。他们的领袖名叫卡博奇,因此这次暴动也被称为“卡博奇起义”。屠夫们带着特有的白色帽子,攻占了巴黎的各处要地,抓捕阿马尼亚克派的成员。他们还再次成功攻陷了巴士底狱,将守卫在这里的市长斩首。

    整个行动,其实都是约翰的顾问们在年初就计划好的。起义成功后,城里的三级会议顺势提出了新法案,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,把更多的财政权赋予议会。这会儿国王已经疯了,让他签什么就签什么。所以法案也就得以通过了。

    然而,屠夫们和勃艮第派的贵族,在城里还是横征暴敛,中饱私囊,这种行为,引起了其他市民的不满。八月份,市民们联络了阿马尼亚克派,再次发动起义。约翰和卡博奇匆忙逃走,于是之前的起义者也被驱逐了。

    法国那边,现在就天天都是这种破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